|
中国跻身全球服装制造大国之列离不开“人口红利”效应,但来势汹汹的“用工荒”,对传统用工模式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两三年前,服装行业开始出现拐点论。当时还将信将疑的业界人士,经过这一轮金融危机的洗礼,已不再怀疑中国服装正站在十字路口。下一个方向,该往何处去?宏观意义上,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从“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进军,已经成为探讨产业未来发展最激昂的音符。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严峻事实是,在整个产业谋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些曾经助力中国服装快速崛起的优势正在减弱,比如劳动力比较优势。过去三十年,得益于“人口红利”效应,中国顺利跻身全球服装制造大国之列,但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中国服装的产业升级之路喊了这么多年,品牌打造、产品开发方面都有所提升,但在用工模式上一直没有转变。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粗放型的用工模式,所谓的强国之梦根基是不牢固的。”一位经济专家毫不客气抛出的言论,着实一语惊醒梦中人。
正在珠三角、长三角卷土重来的“用工荒”,同时也释放了这样的信号:中国服装要想实现产业升级,用工模式亟待创新突破。
“人口红利”制造了产业奇迹?
“在这个地球上,有的国家是靠卖东西赚钱,有的则是靠卖力气赚钱。”去年以来,谈及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著名经济学家黄卫平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他认为,这种廉价劳动力的可持续使用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让“中国制造”横行全球。
黄卫平在各个场合宣扬的“卖力气”观点,得到了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的赞同。他分析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口红利的优势充分释放出来。蔡昉认为,人口红利“红”在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中国服装产业的三十年快速发展亦得益于此。以“世界工厂”东莞为例,稍为了解的人都知道,相对便宜的土地成本、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低成本的能源供应和原材料,促成了服装制造业的腾飞。在遭遇经济危机寒冬之前,有些服装加工企业曾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因为多,所以便宜”这个在商业圈内横冲直撞的道理,在劳动力市场也不例外。一段时间以来,服装企业尽情享受着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优势。但2009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来势汹汹的“用工荒”已经敲响了警钟,传统的用工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于“人口红利”这个新词汇的讨论,自此在业界逐渐流行起来。实际上,“人口红利”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意思是由于劳动力充裕,进而出现了劳动力廉价、雇工便宜的现象。有数据显示:过去20年间,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在24%。然而,这个增长数据未来能持续吗?
显然不能。来自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人口红利的峰值在2010年出现,直到2030年,人口红利仍然颇为可观,只不过这一盈利在2010年之前是递进的,而2010之后这一盈利逐步递减。
这项研究结果实际上表明,中国服装业依靠低廉用工成本的发展模式未来无疑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融合与发展,就像日本、中国台湾所经历过的那样,服装制造业也将在人力成本压力中集体升级,或者进行产业转移,继续谋求低成本竞争优势。
“缺的不是工,是用工机制”
又到岁末年初,珠三角和长三角“用工荒”呈加速蔓延之势,证明了服装行业依靠低成本扩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用工荒,其实是个越来越紧的死结,因为劳动力供给正在减少。所以,缺的不是用工,是用工机制。”
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服装业的普工流动性和随意性较大,不仅仅是“招工难”,“留工、用工”更难。“不求拥有,但求使用”的企业主心态较为普遍。对此,业内权威人士分析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经济转轨的双重压力下,用工机制应该成为服装行业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模式的驱动力,进而迫使企业认真梳理和反思多年快速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弊端。
不幸的是,很多服装企业并未意识到转型已迫在眉睫。就连产业升级的主体––企业老板至今都说不清楚产业升级怎么升。目前,从整个行业现状来看,加工贸易业仍占大部分,以微利加工方式生存的企业也不算少数。有关调查显示:加工贸易型企业愿意升级的只有少部分,如果没有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大多数企业无法生存。
“‘人口红利’衰减效应正逐步显现。”梅新育表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其实都希望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突破成本上升的困境。可是,越是先进制造业,越需要具有较高技能的工程师和工人,而工程师和工人的技能越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和流动性也就越强。一个工资低增长的企业如何能吸引他们?
然而,仅仅靠提高工资吸引用工已不太现实。如今,新一代的工人多为“80后”、“90后”,打工挣钱已不再是这个群体唯一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寻求技能的提高,自我权益的保护,自身价值的塑造。因此,增强对这个群体的吸引力,改变目前的用工环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都是服装企业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展开行动。由于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工人,红豆集团2004年起变招工为招生,创办了首家红豆职业学校,专门为企业“度身定制”熟练工。但这些熟练工人远远不能满足红豆集团转型的需要。去年下半年,红豆职业学校全新升级为红豆学院,主要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
红豆集团的用工制度创新为服装界开启了思路。“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呼声现今越来越高。业内权威人士称,这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路径。除此之外,还应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用工经验和做法。“当然,这条变革之路也并不平坦。”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世界布商大会
-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十大新闻事件-纺织服装周刊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资讯排行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行业锻造竞争新优势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左拉时装:以五大风格系列解读2024秋冬时尚趋势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企业谈|新乡化纤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向“新”求“质”,逐梦白鹭新篇-纺织服装周刊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